書名
《臺灣現代詩》第52期
|
出版單位
台灣現代詩人協會
|
編者/作者
臺灣現代詩
|
定價
250元
|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15日
|
裝訂別
膠裝
|
如何訂閱 |
本書簡介
就讀生態學研究所時,每次遇到研究生的論文專題報告,經常聽到教授問台上的學生:「你又不是原住民,你的詮釋能代表原住民嗎?」或者說:「你又不是農夫,你的觀察能代表農夫的立場嗎?」很多研究生被問得當場楞住,不知如何回答。
依照這種提問邏輯,只有原住民才能詮釋原住民,只有務農才能代表農民的話,根本不需要任何學術研究或創作來探討人性善惡及人生各式各樣的困境,世界上也不存在這種「是與不是」的二分法則。而且屬於該身分角色的人,往往因身處其境反而不見真貌。例如透過塞尚的〈晚禱〉、梵谷的〈吃馬鈴薯的人〉畫作,更能引起人們對勞動者產生感同身受的情愫。所以,文學藝術作品有如第三隻眼,詮釋人性並啟蒙人類的思想。
誠如本期的卷頭語中賴欣所言:「為什麼要寫詩。╱或許得先好好去領悟,詩存在的價值。╱詩,是很有價值的,只是無法計算。╱所以詩人,還是會一直寫詩。」
台灣現代詩人協會自 2011 年起以迄 2016 年止,與「我畫(iPaint)畫會」合作「詩與畫的對話」,聯袂展出四場,深獲好評。本協會特於 2017 年 1 月 14 日假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簡報室召開「詩畫交融―我畫( iPaint )畫會賦詩展」座談會,安排十四組詩人與畫家進行對談。詩人為畫作賦詩,是否完全掌握畫家所想要詮釋的內涵?或僅是「各說各話」?藉此交流座談,詩人與畫家各自寫出創作理念,再經由面對面交換意見,或許真能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本期特闢此次座談會專輯,相信讀者從座談記錄中,可以發現詩人與畫家的藝術表達方式縱有差異,但 最終目標仍然一致,都是要達到人性美善的最高境界。
本書目次